LINKS

地址: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經四小緯四路4號 電話:0531-87913036 傳真:0531-87913036 郵箱;sd3s000@163.com 魯公網安備 37010302001294號
頁面版權@2015山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三分院 魯ICP備11008369號 專業于醫院設計,醫院規劃設計,醫院建筑設計,兒童醫院設計,婦幼保健院設計,山東省建筑設計院   

 

 

建筑設計

 

資訊中心

Information Center

醫療建筑設計空間優化措施探討

瀏覽量

  醫療建筑設計空間優化措施探討

  因醫院業務范圍廣、服務項目多、功能區分化細、人流量大,所以既要求醫療建筑要有足夠的內部空間,以滿足內部功能區布置和人流承載,又要求醫院所處的地理位置需具有較好的交通條件,兼具實用性和鮮明性的外形構造,優良的綠化環境,以保證醫療服務的及時性和有效性。論文在此背景下,結合實際項目,對醫療建筑的室內外空間環境優化策略進行梳理,期望可以為現代醫療建筑設計和營建提供思路和借鑒。

  伴隨著現代醫學事業的飛速發展,醫療服務從滿足治病救人的基礎要求,逐步上升為以人為本。醫療服務開始重視患者的服務體驗滿意度,而其中重要的一個因素便是醫療環境。醫療建筑是醫院提供醫療服務的重要場所,醫療建筑內部功能是否健全,空間布局是否合理,內外環境是否滿足醫療服務要求,都對醫院的整體服務質量和患者的整體滿意度構成影響。

  這便要求在進行醫療建筑設計時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,設計出既具有實用性又兼具個性特點和藝術美感的醫療建筑。本文對醫療建筑的內外空間環境的優化策略進行探討。內部空間優化包括功能區優化和公共服務區優化;外部空間環境包括建筑外部形態優化及交通優化。

  2、醫療建筑內部空間環境優化

  2.1內部醫療功能區空間優化

  醫療內部功能空間是醫療服務的主要功能區,如門診中心、急救中心、住院區、醫學研究中心、行政辦公區等。內部功能區空間結構規劃設計越合理,其空間資源利用越充分,醫療服務質量就會越高。醫療建筑內部空間環境優化需要堅持整體協調性設計原則、差異化設計原則和人性化設計原則。

  2.2公共服務空間優化

  醫療建筑內的公共服務空間是人流集中的區域,其功能區設計的合理性直接影響患者的滿意度和醫院的服務效率。內部公共空間包括門診大廳、候診區、連接醫院各功能區之間的通道等。公共空間設計要滿足共享性、便捷性、合適性的基本原則,如門診大廳設計時應在以往掛號、收費、取藥、導醫的基本功能上,增加其他公共服務內容,可以在大廳空間內增加自助服務終端設備,患者通過終端設備進行掛號和交費和業務咨詢,緩解人員聚集和排隊等候。


国产精品18禁久久久久久白浆_精品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h网站在线观看_国产无码视频在线播放